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答案解析
1.B
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。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,找准有效答题区间,然后认真对比阅读,寻找细微的差别。
B项错误,从第四段“据史诗,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;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,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。”“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,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”中可见,雕塑《拉奥孔》没有呈现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,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。
2.C
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推理判断的的能力。做此类题时,第一步,把握题干信息要点;第二步,逐个选项到点,概括分析,判断正误。
A项,“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,在描述一件事情时,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。”说法太绝对,原文无依据。B“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”说法太绝对。D“后人关于王维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”说法错误。
3.D
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、推理判断的能力。解答此类题目,应把握文章的观点再进行判断。本文观点“诗画异质”就是诗画并不同质,绘画宜于表现“物体”或形态,而诗歌宜于表现“动作”或情事。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,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。
ABC“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”“文者无形之画,画者有形之文,二者异迹而同趣。”“文者无形之画,画者有形之文,二者异迹而同趣。”说的是画诗相得益彰,并非“诗画异质”,D项“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” 表现时间上的静止的某一点,“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”是一个过程,是动态的,正好支持“诗画异质”的观点。
4.答案:①材料一,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,接着叙述“特洛伊木马”的故事,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,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,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。②材料二首先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,接着论述莱辛的议论不仅把“事”“情”和“物”“形”分开,还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,最后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,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。
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、行文脉络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。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,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,理清文章思路。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、总结句。其次记住答题格式,使用连词:首先……,接着……,然后……,最后……,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。
5.【答案】①材料中阐述了“诗画异质”的观点: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,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,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;而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,是一条绵延的直线,因此动作不宜于画。②“手挥五弦易,目送归鸿难”是因为对于画家来说,运笔作画,表现“手挥五弦”一瞬间的物态和景象并不难,而“目送归鸿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涉及人物和飞鸿不同时间的连续动作以及内心活动,要画出来就远非易事了。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和运用的能力。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观点的前提下,结合题干中“手挥五弦”“目送归鸿”的特点进行答题。答题时既要明确概括、引用材料中关于诗画异质的观点,也要结合顾恺之言论中两种画面的特质进行分析说明。
6.B
A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,在后文未见照应。C麻子,小耳朵并非确有其人,是王木匠根据现场听众的样子杜撰的。D王木匠能做出精致的衣橱,是因为战乱才不能做。
7.C
驴叫声并非与故事毫不相干,“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”,驴叫表现了百姓对鬼子抢掠的憎恶,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。
8.【答案】反复手法,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,引导听众的思绪,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,比如:“干咳了一声”“那条小街上有人吗?没有。那个院子里有人吗?没有。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?没有。”
反复手法,在内容上扣人心弦,引人入胜,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,比如:“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,不作声。”“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,不作声。”“向左看:石头门。”“向右看:石头门。”“石头门。石头门。石头门。”
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,也使情节紧张跌宕,吸引读者阅读兴趣。
本题考查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。首先要在文中画出使用反复手法的语句,结合上下文语境,分别体会其作用。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,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,以及对表现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。
9.【答案】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,即文中的“木头门”,如“木头门烧得开。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”,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。
二是指石头门,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“大门”,“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”,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。
三是代指没有门,“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”,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、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。
此题考查小说中“门”的含义,需要梳理文本,由浅入深思考。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处地方:“石门阵摆退鬼子兵”““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,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——石头门”“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。木头门烧得开。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”“守住了大门,不用关二门。对,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,我们就夜不闭户”“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”。接着进行分类梳理,文中的“门”有三类:木门、石头门、没有门夜不闭户。最后再结合小说的主旨,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味。
10.B
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,通过文言文中断句的常见标志和文意进行断句,“强宗室”和“以镇天下”是完整意思,不可断开,可首先排除A和D,再通过“于天下利乎”判断为B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起初,唐高祖想通过加强皇室宗族来镇服天下,所以与皇帝同曾祖、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,即使是童孺幼子也都封为王爵,前后封王之人达数十个。唐太宗继位后,问群臣道:“遍封皇族子弟为王,对天下有利吗?
11.D
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。根据文意也可推知,庶务不是专指朝堂急务,是指国家各种政务。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。
12.B
本题考查原文理解,B项中“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”有误,原文只说“安用重法邪”,用不着重法,并没有说严刑达不到目的。
13.【答案】(1)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,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。
(2)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,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;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,那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。
翻译语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,同时注意语句中重点的实词(1)本句重点字为“患”“赇”“使”“赂”,需要准确翻译出来。
(2)本句重点字为“恶”“过”“佞”“乐”,需要准确翻译出来。
14.【答案】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,臣子是影子。标杆移动,影子就会跟着移动。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,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,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。 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,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,要成为臣子的表率。
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及写作目的,首先要解释“君者表也,臣者景也”这句话,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,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,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。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,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,上行下效,成为臣子的表率,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。
15.B
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、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,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。B项,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,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,并未有表现朋友间“天涯若比邻”之意,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。
16.【答案】①第二句“惠远东林住得无”用“惠远”“东林”两个意象,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,“住得无?”以问句的形式,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,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、厌弃官场的情绪。②尾联中“莫谩”“青云依旧”等词语,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,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,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。
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,题干中的“含委婉劝告之意”,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,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,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,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。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“惠远东林住得无?”和“莫谩拘牵雨花社,青云依旧是前途”两句。前者借典故用问句,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。只要结合这两句诗,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。
17.【答案】(1)宿舂粮 三月聚粮
(2)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。
(3)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。(王勃《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》)
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(杜甫《冬至》)
默写第一题和第二题没有难度,根据题目中篇目和语意的提示即可,注意“舂”和“窥”字的书写;第二题注意“然后”的提示语;第三题聚焦古诗词中的地理名词,填出含有规定的关键字“三秦”的诗句,考查考生的诗词储备。
18.D
19.D
首先看句式,句式结构要一致,平易的话语,幽默的口吻,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句式是一致的偏正结构。其次看选词, “导致”后面往往跟的是不好的内容,坏的结果,所以选“使得”。
20.【答案】①分析对偶构成: 结构相同,字数相等,意义对称,尾字仄起平收。上联主语“剪纸灯谜”对应下联主语“秧歌花鼓,”上联谓语“描绘城乡风物”对应下联谓语“传播时代精神”。
②表达效果: 上下联对仗工整,语言更凝炼,句式更整齐,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,富有感染力,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、新气象。
解析: 本题有两问,第一问分析对偶的构成,第二问分析对偶的表达效果。对偶的构成从结构、字数、意义、声调等角度去分析,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、节奏、和感染力、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。
21.A
22.【答案】①在阳光不足的冬天 ②未成熟时是绿色 ③加快融雪速度
解析: 第一空后文说“处于冬眠静止状态”“一旦阳光足够温暖”,所以第一句横线上填:阳光不足的冬天。第二个空下文说成熟后会从绿色变为红色,所以横线上填:未成熟时是绿色。第三个空横线上写:加快融雪速度,这样能与后一句“融雪速度的加快”衔接。
23.作文:略
本文地址:http://smtp.kb.55xw.net/show-46059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职业教育网
推荐文档
- 11.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介绍_河南主持与
- 12.湖北省各地2025年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汇总
- 13.哈尔滨计算机学校_哈尔滨电脑职业学校_哈尔滨招生网
- 14.邦博尔台州招生网_台州招生信息_台州招生考试平台
- 15.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_江苏婚庆
- 16.邦博尔鞍山招生网_鞍山招生信息_鞍山招生考试平台
- 17.邦博尔长春招生网_长春招生信息_长春招生考试平台
- 18.2025常州排名前八的中职学校名单
- 19.2025景德镇公办大专学校有哪些景德镇公办大专学校
- 20.2025惠州学院专业排行榜
- 21.2023黑龙江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(2025参考)
- 22.长安大学排名(2022,2021,2020,2019,2018,2017,2016
- 23.芜湖中考2022年分数线是多少(2023参考)
- 24.四川省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是多久?成绩在哪里查询?
- 25.湖南科技学院评价怎么样,学校好不好
- 26.四川成都市玉林中学高中部2021年学费、收费多少
- 27.江门职业技术学院_江门招生网
- 28.四会市华侨中学2022录取分数线(2023参考)
- 29.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排名2022最新(附全国师范类大学
- 30.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录取分数线(2023参考)
- 31.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哪些专业,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
- 32.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_邦博尔招生网
- 33.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_郑州招生网
- 34.赤峰高中学校升学排行2022(附高考成绩)-2023参考
- 35.邢台高中学校升学排行2022(附高考成绩)-2023参考
- 36.中等职业教育中专
- 37.盐城交通技师学院计算机游戏与动漫制作专业介绍_江苏
- 38.2025年湘西中学最新排行榜
- 39.揭阳一中榕江新城学校2022录取分数线(2023参考)
- 40.四川武胜中心中学2021年宿舍条件
- 41.南京市好的大学有哪些?(南京市高校2025最新排名)
- 42.辽宁中考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有哪些(2025参考)
- 43.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_无锡招生网
- 44.2022湖北文理学院分数线最低是多少(省内 省外)-2023年
- 45.贵州民族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
- 46.北京联合大学好就业吗?口碑这么样?
- 47.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抚顺招生网
- 48.2023西北工业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(2025年参考)
- 49.柳州市柳江中学_柳州招生网
- 50.大连铁路卫生学校2025年招生办联系电话
- 51.西安翻译学院_西安招生网
- 52.太原市成成中学(迎泽校区、晋源校区)2022录取分数线
- 53.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联系电话
- 54.射洪县金华中学2021年报名条件、招生要求、招生对象
- 55.余庆中等职业学校_遵义招生网
- 56.通化卫校招生办联系电话_通化市卫生学校
- 57.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几本院校985还是211高校(附重点
- 58.2025内蒙古公办大专学校有哪些内蒙古公办大专学校
- 59.山西阳泉中考普高录取分数线(2022)-2023年参考
- 60.2025赣州重点中学排名一览表(赣州重点中学前十名单)
- 51.徐州第二航空职业中学民航商务专业分析
- 52.2022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专转本招生专业计
- 53.江苏护理职业学院2022年高职提前招生报考指南
- 54.无锡市安防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证什么时候考试
- 55.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几?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排名2022最新排名
- 56.徐州2023年初中生读中西面点专业哪所学校好
- 57.2022江苏徐州中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
- 58.扬州生活科技学校2022年招生简章
- 59.常州市保育员资格证价格
- 60.2022年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简章
- 61.2022南京林业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有哪些 最好专业排
- 62.南京市安防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证考出来有用吗
- 63.徐州市安防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证收费标准
- 64.无锡市计算机助理工程师网上怎么查
- 65.江苏理工学院2022年专转本招生简章
- 66.常州市计算机助理工程师考试要求及时间预测
- 67.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怎么样?好不好?
- 68.无锡市采矿助理工程师有哪些专业
- 69.2022年江苏单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公办学校
- 70.南京有哪些中专比较好 详细推荐介绍

